旅游景点:日升昌票号
日升昌票号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,为中国现代银行之开山鼻祖。从清道光初年成立到民国初年歇业,日升昌历经百年,其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,业务远至欧美、东南亚诸国。日升昌以“汇通天下”著名,“执中国金融之牛耳”,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。“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;升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”,挂在日升昌旧址过厅门柱上的这幅对联,虽不乏自负和炫耀,却也大致反映出日升昌当时的气魄和气概。
北大街与西大街交叉口
票号也称“票庄”或“汇兑庄”,是一种专营钱钞汇兑业务的机构。日升昌票号的主人李大全,是一个精明的颜料商人。而真正让世人怀念敬佩的,却是他手下的老掌柜,被后世人们尊称为“金融泰斗”的雷履泰。
雷履泰(1770—1849),平遥县细窑村人。父亲早逝,家境贫寒,弃学打工。他先在平遥城宝房(赌场)工作,负责揭宝盒,即打开宝盒,算出赢家赢多少,输家输多少,人称“一口清”。西裕成二少爷李大全在宝房闲逛时,无意间发现其为人诚实,善于交际,遂花重金将其请到西裕成颜料铺,不久委任为汉口分号执事,以后又调任京都分号领班。李大全继承父亲李文斌执掌号东后,将雷履泰调回总号,委以总经理重任。
当时中国商品经济发展迅速,商业资本异常活跃,各地商帮纷纷崛起。晋人在北京做生意的很多,年终结帐,往老家捎钱,多让镖局起镖运现款,不仅运费高,而且风险迭出,常有丢失;遂有人将银钱交北京西裕成分号,由经理写信给总号,在平遥总号取款。起初不过朋友、亲戚,两相投兑,并无汇费和手续费。以后乡民感觉此法方便保险,皆求拨兑,并愿付一定汇费。雷履泰认为此乃生财之道,大有可为,便继承和借鉴历史上的汇票经验,开始兼营京晋埠际间商业汇兑,盈利颇丰。道光三年(1823年),雷履泰说服东家投资白银30万两,把如日中天、获利丰厚的颜料庄改为票号,创立“日升昌”,专营汇兑,从此结束中国镖局押送现银的落后金融局面。“日昇昌”,旭日东升、繁荣昌盛,三个字中有四个“日”字,拆开来看,就是“日日升、日日昌”,谓日升昌生意蒸蒸日上,一天比一天强。“票号”之名,取意于经营汇票。在此之前,唐代有汇票“飞钱”,宋、元、明、清民间也有汇兑,但作为汇兑制度和专营汇兑之信用机构,则始于日升昌。
日升昌票号采用两权分离制,投资者不经营,经营者不投资。又实行股份制,银股和身股,出资者为银股,出力者为身股,李大全为银股,雷履泰为人身股。一个账期结账,在营利不好时,雷也能领到五千两银子,平均每年一千多两,而当时一个县太爷年俸才四十五两。所以老百姓说:“家有万贯财,不如票号当个差;有儿开商店,强如做知县。”财东李大全在票号开办第三年去世,时雷已56岁,而李大全的儿子李箴视才16岁,雷为感谢李大全知遇之恩,忠心耿耿扶持李家三代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日升昌创立后,汇兑业务愈来愈多。作为商界能手,谙熟生意的雷履泰由此及彼,推想到其它商埠的山西商人托镖局起运银钱,亦有诸多不便;于是深入调查晋商经营药材、茶叶、夏布、绸缎、杂货等的进销地点,亲派精明、诚实、可靠的伙友,先后于汉口、天津、济南、西安、开封、成都、长沙、厦门、广州、桂林、南昌、上海、南京等地设分号40多处,几乎覆盖整个中国。雷履泰连络晋商,招揽业务,此处交钱,彼处用款,从无空票。因信用可靠,不但山西商人与日升昌交往频繁,外省、沿海一带米帮、丝帮亦通过日升昌汇兑款项。雷履泰经营有方,日升昌门庭若市,业务蒸蒸日上。随着通汇扩大,继而吸收存款,发放贷款,利润大增,日升昌更是日升月昌,一片兴旺景象。票号一张汇票就可流通天下,道光皇帝知道后说:“好一个日升昌,还能汇通天下咧。”雷没见过道光皇帝,只听说这么一句话,便把“汇通天下”四个字作为牌匾挂在自家门口,各地分号也挂招牌“京都日升昌汇通天下”。日升昌的诞生与发展,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金融流通,加速了资本周转,推动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,对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。
雷履泰作为票号创始人,总理日升昌业务,协理(副经理)为毛鸿翙(hui)。起初二人团结一致,相处融洽。但随着日升昌业务繁荣,分庄增加,用人增多,两位掌柜之间矛盾渐生,且日趋尖锐。雷履泰认为日升昌的产生与发展壮大,为自己一人之功,踌躇满志,唯我独尊,分配人员,处理业务,每每颐指气使,独断专行,从而引起毛鸿翙强烈不满,进而二人互相猜疑,终至水火不容。雷履泰以辞职要挟东家,迫使毛鸿翙辞职。时介休“蔚字号”财东侯荫昌拟组票号,即聘毛鸿翙为总理。毛鸿翙在蔚字号锐意经营,誓与雷履泰决一雌雄。雷履泰亦暗自加劲,毫不示弱,以雄厚资金,减息放款,加息存款,汇费少收等办法,广争顾客。二人激烈竞争,使山西票号业迅速发展起来。时全国大票号共有17家,而平遥就占了7家,其中最大的是日升昌,此外还有“南通北达,二盛二协”,即日升通、日升达,百川盛、万源盛,协同庆、协同泰。这几家大票号的总号均设在平遥,分号除京城外,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及商埠码头。平遥遂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票号中心城市。
道光二十年(1840年),雷履泰70大寿时,日升昌在总号修建纪念楼,将山西商会专门赠予的“拔乎其萃”四个金字大牌匾悬挂于楼中央,以褒扬其首创票号之功。道光二十九年(1849年)雷履泰去世以后,日升昌竞争力日衰,逐渐失去票号霸主地位。辛亥革命后,因信用危机,日升昌于民国二年(1913年)停业清理;民国十四年(1925年)改组为日升昌钱庄。1995年10月,日升昌旧址辟为“中国票号博物馆”。
日升昌铺面
日升昌坐落于“大清金融第一街”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,坐南朝北,南北长65米,东西宽20米,占地1386平方米,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,共21座建筑。
日升昌主体建筑采用对称均衡的布局方式,从木结构阁楼硬山顶式的铺面,到单坡大屋顶的中厅,再到单坡大屋顶的后厅,有序地排列在中轴线上;东、西柜房,账房(东)、信房(西)、伙房(东)、客房(西)等次要建筑,对称分布在中轴线两边。票号临街,面阔五间,厚木排门;中间为通道,两边是铺面;上面建楼,存放财物;檐下彩画,挂店名牌横匾。前院东西两边各有柜房两间。中院东西各建客房三间;正面为票号中厅,面阔三间,是汇兑业务具体办理的重要场所。中厅上面建有楼房,是存放物品的地方。紧靠中厅南檐有平房三间,中间为走道,东西两边为小套间。后院南边有正厅五间,东西两边各有客房三间;西侧有廊道可通马车,备有马厩和马倌住处。
前院北望
前院南望
中院北望
中院南望
主体建筑东侧的非主体建筑,布局合理,安排得当,突出实用,使日升昌整体建筑格局更加完美。如东书房的建筑,填补了空缺;东阁楼的建筑,加强了中厅整体美感;东过道的设置,便利通行;东厕所的设置,既方便了生活,又补充了与邻院墙壁形成的缺口;宽畅的后通道,与后大门相连,位于两院高墙之下,有利于车马通行,方便了日升昌票号东掌乘坐轿车及现银等贵重物品的运送。高墙、大院、深宅,整个院落布局考究,格式别致。院内所有被认为不安全的地方,都架设有铁丝天网,网上系有响铃。只要临街铺面五合坚实大门一关闭,可谓固若金汤,万无一失。
东侧后院
东侧中院
东侧前院
作为晋商文化的杰出代表,日升昌的建筑风格和规模都具典型,但又有其特殊性,既体现了晋中民居的传统特色,又吸收了晋中商铺的风格,达到了建筑艺术和使用功能的和谐统一。日升昌建筑风格,有以下三个特点。
外雄内秀。面阔五间的铺面,二层木结构覆瓦硬山顶建筑,辅以五级青石台阶,加上沉重厚实的黑漆大门,使人感到宏伟壮观。后墙外,抬头望不到顶,墙厚估不透边,比相邻民居蓦然高出一截,表现出深宅大院的不凡气势。如果说日升昌建筑的“外雄”,具有明显的广告目的,那么其建筑的“内秀”,则更侧重于艺术欣赏。室内分隔,均用精雕细刻的隔扇完成;门廊前拐角处,装饰有精美的雕花雀替。民居中普遍应用的砖雕、木雕、石雕,增加了商号店铺的生活情趣,使高大雄浑的建筑,透出轻巧和温馨。
正倒结合。主体建筑,从铺面方向看,似坐南向北,呈倒座型。穿过中厅,来到后院,则如同调了方向,院落又成为坐北向南,呈正座型。这种正倒结合型商号店铺,实属罕见。这种格局的形成,有整体建筑分期完成的客观原因,但更显出地方建筑工匠因地制宜、构思巧妙的建筑艺术和素养。
主从互补。前院铺面高大的硬山建筑,在里院给人以封闭、压抑的感觉。而东、西柜房等从属建筑,取低平单坡建筑态势,形成错落有致、洞开天地、起伏跌宕的空间效果。中厅前后与厢房衔接处,留下较为宽阔的明堂,在弥补了中厅东西间日照不够充足的同时,又减缓了主从建筑间太大的落差,使人产生一种平缓、舒展的心理感受。而中轴系列建筑东侧的辅助建筑设施,宜低则低,宜高则高,宜连则连,宜断则断,相互协调,相得益彰,大大增加了这座商业店铺的整体美感。
尽管日升昌的小小院落无法与现代银行的摩天大楼相比,日升昌的有限分号也无法与当代覆盖全国的金融网点相比;但是,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到当代银行的影子,领略到中华民族的智慧,感受到一种锐意改革的精神,鼓闻到一个时代进步的声音。
西大街、东大街与南大街交叉口
南大街及市楼
作为日升昌的首任掌柜,中国票号的创始人,在其发迹时,也同北方商人一样,大兴土木,修建宅院。雷履泰故居位于平遥古城上西门街11号,始建于道光年间,占地面积3888平方米,坐北朝南,由中院、东院、东偏院、西偏院组合而成。整座建筑用料硕大,坚固实用,砖、木、石雕装饰考究精细,但绝不奢华,展现出故居主人博弈商海的雄才大略和稳健务实的人格魅力。
故居大门及东偏房
中院为故居的主要院落,采用三脊两院过道式结构布局,位于高高的台基上,里院比外院高,“前低后高,世出英豪”,科学地讲,是排水好,采光好。建成轿杠式院落,即在东西厢房后墙外,分别留出狭窄的夹道,寓意两根抬轿的平行轿杠,让过道厅堂“坐”在花轿上,象征雷氏家族荣华富贵、吉祥兴旺。
外院南望
外院南厅
外院南厅是宴请宾客的场所,现在用版面形式讲述雷的生平事迹。
外院北望中厅
里院南望中厅
中厅也称过道厅,当年是会客厅,为双坡硬山瓦顶房。一般来说,人们可以从两边过道通往后院,但“打开中门迎贵宾”,贵宾来了,可以打开中厅屏风通过。
里院北望正房
里院是家眷住的地方。正房面阔三间带前廊,下为窑洞,上为木结构楼房,房顶为双坡硬山瓦顶,雀替、挂落装修完整。砖窑冬暖夏凉,是当时最好的住房。屋子里保存价值最高的,是墙上的壁画,当年雷用自家上好的颜料画上去的,内容是戏曲“醉打金枝”。
里、外两院厢房左右各三间,呈三三对应式,都是单坡顶。“山西陕西一大怪,屋顶都是半边盖”。山西十年九旱,缺水严重,单坡顶下雨时,雨水会流到自家院子,“肥水不外流”;而且后墙高,还可以防盗。
故居外观
由于中院两侧建了夹道,也使得东、西两院各自独立,自成格局。东院由两道内宅门分割为三进院落。和东院一墙之隔的东偏院置有车棚、马厩,堆放杂物。西偏院虽然略显狭窄,却是雷氏家族的宗祠所在,命脉之根。
雷履泰故居作为人文景观,与日升昌票号博物馆相互补充。